云亭梦——记我校20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云亭班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7-03浏览次数:62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积极借鉴国内其他重点大学“基地班”的培养模式,在部分学院和部分专业实施“云亭班”试点培养模式,20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云亭班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
在这个人数不多的集体中,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云亭梦”,那就是考取研究生进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为了这个美丽又艰难的梦想,他们不倦地学习专业知识,辛勤地着手于一些力所能及的学术研究。同时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多元的思维、积极的行动和不懈的坚持,一个个小的“云亭梦”汇聚成一个大的集体梦想。在班主任丁宏武老师的辛勤指导和无私帮助下,他们用艰难的过程收获成长,用美丽的结果绽放未来。
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开篇就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说明志同道合的朋友从五湖四海相会在一起实在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云亭班的同学来自大江南北的各个地区,但是他们为了考研而走到一起,相聚在云亭班这个充满梦想的集体中。所以他们的快乐已然超越了《论语》中的朋友相聚之乐,更多的是一种互相理解而彼此帮助、共同进步的快乐。由此同学们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班级各项选举。班级中的事务也注重人人参与、共同讨论。
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云亭班的同学们总是不倦地穿梭于教室与图书馆,用每一页书、每一寸光阴践行自己的梦想。当他们在图书馆相遇,看着对方手中的书籍相视一笑,便会生成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磁场,那是一种精神上的互相激励。而在日常学习中他们还组织了学习创新小组,互帮互助、交流经验、共同进步。从而云亭班的平均绩点总是高于同级的其他平行班。自2011年6月组建以来,云亭班33名同学全部通过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100%),19人通过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为58%);共有21人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为64%)。
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本着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云亭班的同学们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班主任丁宏武老师的热心教导下,他们掌握了学术科研的基本能力。他们常常与代课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和讨论,组成科研小组共同申请学校和学院的本科生科研项目。在学校组织的本科生科研资助项目中,他们先后获得了七个校级的资助项目和七个院级的资助项目。在西北师范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该班同学有4个团队和1个个人获奖,分别取得1个特等奖、2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其中由呼丹华同学主持的特等奖作品被推荐参加甘肃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取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申请科研项目和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他们还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陈婧和陈丹奇两位同学在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宁夏大学学报》发表学术论文两篇,实现了在读本科生论文发表在刊物级别上的突破。
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科研创新能力,云亭班的同学在班主任丁宏武老师的倡议和帮助下,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与学术科研密切联系的班级活动。他们邀请了在读硕士研究生的学长和学姐。在与学长学姐的积极互动中,他们熟悉了考研的复习和报考信息,从而对考研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为了更好地申报和参加学校的学生学术科研资助金活动,他们还组织了有关学术科研流程的座谈会,邀请在学术科研方面做出一定成绩的学长。于是通过座谈会了解到学术科研项目的选题、调查、论文撰写等流程。此外,大二时韩伟老师在云亭班组织了“关于莫言获诺奖”的讨论,他们的见解具有多维的视角和新的视野。所以这次讨论的发言整理后被《西北师大报》刊登。为了丰富大学生活,使得同学们更好的投入到学术科研中,他们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五泉山郊游和徐家山郊游等活动
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云亭梦”在同学们三年的不懈努力和用心呵护下,由一粒梦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大学三年短暂而漫长的生活中,他们收获了荣誉和梦想。云亭班先后获得2011-2012学年beat365亚洲官方入口“先进班级体”荣誉称号、2012-2013学年西北师范大学 “先进班级体”荣誉称号。截至大四毕业,云亭班33名同学中有20名获得2014年的硕士生入学资格(其中5名获得推免资格),分别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录取,考研率达到61%。
他们相信再好的成绩都会成为过去,而他们依旧在追寻梦想的路上。“云亭梦”像一棵生生不息的树,不断地生出新的树枝和希望。
 

 

Baidu
sogou